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乌兰察布综合试验站
名 称: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乌兰察布综合试验站
英文名称:“CARS-China Forage and Grass Research System”--Ulanqab grassland research station
获批时间:2009年2月
所属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联 系 人:刘思博
联系方式:276845527@qq.com
简 介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乌兰察布综合试验站自2009年成立以来,针对乌兰察布高原荒漠草原区的草牧业工作目标,紧紧围绕牧草体系任务,同体系内外岗位专家通力合作,加强协同攻关,围绕县域经济及草牧业发展目标,聚焦解决牧草产量低、品种少、品质差、机械化程度低、优质饲草供给不能满足畜牧业生产需求等问题上,通过筛选品比优质、高产、抗逆牧草新品种,结合优质草产品标准化生产、重要牧草种子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为区域草牧业生产提供了一定的饲草料,为绿色有机畜牧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降低了由不确定因素影响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风险,一定程度上达到现代畜牧业和草畜平衡优化,为荒漠草原地区现代家庭牧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为当地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了贡献。
自2011年以来,本试验站先后登记国家及自治区牧草新品种7个,制定相关地方标准20余项,申报专利20余项,获得软件著作权30多项,发表文章20余篇。牧草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增加了饲草料来源,扩大了牧草种植面积和提高产业化水平,缓解了蛋白饲料不足的矛盾;同时研发适宜区域种植的苜蓿保护性耕作、饲用大麦与燕麦复种及饲用草谷子等多种饲草的种植、加工、利用等技术模式,集成多项地方标准,对区域乃至自治区草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乌兰察布综合试验站与示范市、县有关部门联合,组成技术服务小分队,深入示范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开展基层农技推广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为地方培养本土技术人才献计献策,累计共举办培训班100期以上,累计培训农牧民及科技人员5000人次,示范推广辐射面积累计达到10万亩以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负 责 人:殷国梅
主要工作人员
殷国梅、丁海君、薛艳林、狄彩霞、单玉梅、刘思博、温超、房永雨、伊风艳、张璞进、刘欣超、常虹、赵敏、郭呈宇
承担的研究任务
“十四五”期间主要进行优质饲草高产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和优质饲草高效利用与转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围绕:
(1)围绕节水增效,区域粮-草种植制度和轮作模式研究与示范和区域性优质饲草高产高效草种和品种的选择。结合区域生态特点与资源条件,围绕土壤生态改良及可持续利用,开展饲草与经济作物不同复种/间作/轮作模式下土壤变化研究,参考经济效益确定高效种植模式,示范草田轮作之粮-草种植制度与模式,指导实际生产。
(2)通过引种评价筛选试验,选择确定适合华北农牧交错区饲草主产区自然禀赋和生产特点的优质高产高效饲草草种资源,良种挖掘、筛选和品种选育以及种子繁育、良种良法技术应用推广。
(3)创新北方地区苜蓿为基础的放牧型混播草地高效利用技术,包括放牧利用和刈牧兼用草地的利用技术,兼顾饲草产量、营养价值、持续生产的饲草利用方式与制度,集成草畜营养供求平衡及其调控技术等。
管理制度
“十三五”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实施办法中指出,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以服务和支撑牧草产业发展为使命,全面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技术创新集成,保障牧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产品有效供给,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为我国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央确定的特困连片地区精准扶贫提供技术支撑与服务。为加强体系组织管理提升产业技术研发水平,制定本体系实施管理办法:
相关信息报道
牧草首席专家工作站落户乌兰察布,为科技助力产业发展增添新动能
合作院校与企业
乌兰察布市林业和草原局
乌兰察布市农林科学院
商都县农牧与科技局
四子王旗林业和草原局
达茂旗林业和草原局
武川县农牧业局
内蒙古草都饲料研究院
金绥润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
乌兰察布市瑞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内蒙古塞北农牧业有限公司
武川县粮丰种植专业合作社
丰镇市百盛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内蒙古隆草高科农业有限公司